第三屆2022年會士
符碧真 Bih-Jen Fwu |
|
|
美國加州大學 (UCLA) 教育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符碧真教授深耕「華人教育觀」研究,結合儒家思想、心理學與教育學,提出以「五倫」為基礎之「修養的角色義務理論」(Role Obligation Theory of Self-cultivation),強調「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我修養,是個人應盡的角色義務。從系列實徵研究顯示儒家社會的特殊性,對於學術的深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重要典範。 |
徐泓 Hong Hsu |
|
|
1943年12月25日生,福建建陽人,台灣大學歷史系文學士、文學碩士及國家文學博士。現任暨南國際大學榮譽教授、廈門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曾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藝術史研究所創所所長、香港科技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兼人文學部創部部長及人文社科院署理院長、暨大歷史學系創系主任、教務長及代理校長、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講座教授、中國明代研究會理事長、中研院史語所學術委員、中華奉元學會創會理事長。 徐泓教授對於明清社會經濟史有深入的研究,對於歷史教學、研究以及指導及提攜年輕學者不遺餘力。已發表明清鹽業、社會風氣、史學史,明代婚姻與家庭及國內大移民與城市,清代台灣自然災害等論著九十餘種、會議論文一百二十餘篇,學術評論三十餘篇與歷史普及讀物三十餘篇,近著:《何炳棣著〈明清社會史論〉譯注》(2013)、《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2016)、《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2021) 、〈「新清史 」論爭:從何炳棣、羅友枝論戰說起〉(2016)、〈「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研究範式與明清經濟史研究〉(2018)、〈明朝國號「大明」 的緣由及意義〉(2019)及〈龍德而隱: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老師〉(2021)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