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五四,再創未來: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
總結五四,再創未來: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
王智弘、夏允中、張蘭石、陳復、黃光國
今天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的紀念日。猶記得發生在民國8年那場慷慨激昂的五四運動,不只是個由青年主導,反對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任由列強在巴黎和會中,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不惜號召廣大公民參與示威,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更是整個中國知識界全面批判華夏傳統文化,強烈主張「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探索中國富強的新文化運動,從而對整體華人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當時學術普遍盛行並匯流著三種意識形態: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科學主義(scientism)與反傳統主義(anti-traditionalism),因此由胡適與陳獨秀主張「全盤西化」,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徹底顛覆中華本位主義,否認自身文化價值,崇尚西洋文化與其各種政治制度,發展出歐美中心主義的認同,後來在政治層面,不論國民黨或共產黨,都是沿著這個脈絡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政治路線,學術更呈現自我殖民的現象,唯歐美理論是從,開啟自身文化「花果凋零」的歲月。
這其間,由胡適、傅斯年與殷海光在台灣深耕於自由主義,繼續嚴厲檢視與抨擊中華文化的各種弊端,唯獨新儒家知識分子,如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與張君勱諸君子,面對中國遭遇空前的大變局,除隻身流亡海外,更不忍中華文化衰敗至此,懷著濃厚的憂患意識,對中華文化與其政治展開深具主體性的反思,共同在民國47年具名發表《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除對比中西哲學的異同,更指出中華文化的特性,倡導「心性之學」對中華文化在倫理與宗教的意義,從中探索如何從中華文化開出民主與科學,並與世界文化互相學習與融通,實可謂空谷跫音,對中華學術主體性深具厚實的意義。相較於後來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台灣尚能展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或可視作國民政府對此議題的深刻反思與覺醒。然而,時隔60年後,有鑑於五四運動產生的影響,依舊深刻影響著全體華人,學術尚未擺脫自我殖民的現象,我們特提出「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希望能替中華學術主體性提供一條新的路徑。
首先,我們深刻體認到,當學術不能與日常生活結合,直接解答我們社會共同關注的重大議題,這樣的學術就不再有活潑的生命,只能在象牙塔內自我娛樂。有鑑於國內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長期與華人社會脫節,更常硬搬歐美社會的理論來解釋現象,不能回應人心的真實需要,尤其文史哲這些傳統學術都只限縮在自身狹窄領域內從事相關研究,卻無關整體社會科學的宏旨,導致高等教育即使在大陸日漸蓬勃發展,其學術成果都很難指向生活經驗並獲得印證,在台灣則早已離開發展高峰期,現在開始飽嚐苦果,使得高等教育日漸萎縮,學術的價值與尊嚴日漸低落。中華學術古來本具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特質,面向各種社會領域都能提供觀念的指引,眼下則其流風餘韻可謂消失殆盡,如深究問題的癥結到底是什麼呢?核心問題在於我們無法真正完成學術現代化,讓文史哲傳統學術領域具有社會科學的視野,架構出能詮釋自身文化的理論,來面向社會展開相應的詮釋,使得研究與社會脫節,變成無關宏旨的餖飣與考據。
國家的不振,正來自學術的不彰,其間尤其當人文學無法開拓思考格局,與社會科學相互滋養壯大,共同發展出含攝文化的本土社會科學,則整個社會將無從擺脫其學術被殖民的處境,這正是牟宗三主張「開出學統」的重大課題。台灣社會自戰後70年來,家庭關係正面臨各種難解的問題,倫理失序的現象層出不窮滋生,更加上這20年來「去中國化」浪潮,導致何謂「本土」顯得日益失焦。在這個過程裡,主張自由主義者固然多轉型成政治極端主義者,具有保守主義特質的新儒家後繼諸賢,更鮮有人直接回答該如何面對變局,從學術層面提供縝密而精確的回應,使得學統至今面貌模糊,中華文化有關智慧的道統,則因與當前學術思維扞格難入,逐漸在台灣煙消霧散中。我們覺得:「中西會通」已是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但解決這個課題的過程裡,不能忽視中華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根本特徵,應該兼容中國思想儒釋道三教共法來釐清,更不能無視西洋哲學的精華在科學哲學,只有將兩者共同對焦來思考,纔能提供一條清晰的路徑。
因此,由陳復首先特別提出「黃光國難題」來標誌著中西會通過程裡的難題,這並不是黃光國個人的難題,而是全體華人學術正面臨的困境。什麼是黃光國難題呢?黃光國個人在這30年來,面對著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兩極激盪,早年參與楊國樞引領的本土心理學運動,卻發現實證論的角度無法真正對應華人社會各種文化現象,他不斷在思索如何發展具有文化主體性的本土社會科學,這些年來,我們有一群學者共同參與反思這些問題,決定展開跨領域整合,並獲得該共識:「儘管中國曾經創造豐富的思想,對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中國的思想如果要再創輝煌的新一章,重新成為引領人類文明發展的引擎,就需要通過對科學哲學的認識與釐清,創造性展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詮釋工作。」該主題面臨方法論層面的巨大困難:「?何將中華文化本質具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傳統,傾注『天人對立』的階段性思辨過程,從『生命世界』中開闢出具有科學哲學意義的『微觀世界』。」
冀圖解決該難題,我們希望開創出認真論辯問題的「學統」,針對觀點不針對個人,彼此就事論事討論學術議題,不再用人情與面子在學術上黨同伐異,只有堅持平等對話的精神,纔能擺脫華人社會論資排輩談學問的陋習,實事求是探索真相,真正在華人社會建構出自主的學術系統,體現「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源風格。然而,我們並不是專門只討論本土議題而已,更精確來說,全球化即是本土化,各國社會都應該針對自身社會的問題,從文化心理的角度出發,尋求理論與實踐的突破。尤其身在台灣的華人何其有幸,立足在大陸與海洋的交界,既能繼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更能迎接開放多元的西洋文化,在這中西文明匯粹的環境裡,我們更應該積極回應如何開展「中西會通」的里程碑。但,如何在中西會通的過程不失去主體性呢?我們應當拿儒釋道思想共同關注的「自性」(心體)作為本土社會科學的核心內涵,基於自身文化脈絡來對應思考,跟世界各國關注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學者展開溝通與交流,最終發展全球本土社會科學。
我們覺得:本土化的詮釋權,不應該持續被政客把持與壟斷,使得其意義變得極其狹隘。「本土」的「本」是指文化傳統,「土」是指在地生活,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應該要整合這兩者,將外來的社會科學理論與技術,經由在地化的角度修正,使得其適用於人民日常生活,這是西學內植的本土化;更從中華文化出發,經由與西學對話,架構與自身經驗相符應的社會科學理論與技術,這是中學外拓的現代化。因此,中華文化的學統既要有中西合璧的容量,從實在論的角度出發架構「多元哲學典範」(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來落實於華人社會每一個「人」,更因指向自性這個終極智慧議題,使得新設的學統與本來的道統緊扣相應,如此發展出來的華人本土社會科學,不再只是文史哲這類人文學領域探討的學問,而是全體社會科學各領域,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甚至政治學諸領域在內,都可討論如何結合理論與實踐,來發展具有主體性與應用性的學問。
這個學統雖然立基於儒家,卻不再固著於本來的思想樣貌,而能融會各家思想於一爐,只有該學統獲得完成,本來的道統纔能獲得維繫,中華文化的政統究竟該實踐如何的民主,纔能獲得合理討論的空間與設計,這就是「內聖」與「外王」的整合。我們會特別看重傳統儒家思想對解答這些共同問題提供的觀念資源,這來自傳統儒家思想涵蓋面向不僅在文化心理層面,各種人文學術領域與社會科學領域都可藉由傳統儒家思想展開其詮釋工作,然而,我們希望重新詮釋儒家思想,結合傳統佛學與道家思想,尤其關注「儒佛會通」的課題,精確理解華人社會人際關係運作的文化心理,並輻射到各種面向的學術領域,裨益中華文化能繼佛學東來(由佛教格義化階段到佛學本土化階段)後,再度兼容西洋文化來完成自身的理性化歷程。我們深信: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發展,不只適合於台灣,更能提供大陸學者指引出一條光照學術前景的火炬,因為自性是我們全體華人共擁的精神資產,任誰都不能再「拋棄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
經由自性開出的學統,更要關注文化層面的復興與創新工作,高等教育除應該特別重視通識教育的素養,讓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成為通識教育的主心骨,引領大學培養大學生德術兼修,因應人工智能的浪潮大舉襲來,大學不再只從技術層面來討論學用合一,而能跨領域與跨科系,培養大學生成為具博雅知識底蘊的知識分子,不只能懷抱宏觀的視野來關注社會的永續發展,更能因具有回歸根本的智慧,讓大學生獲得靈活應用於社會的技能。包括中小學在內的各級學校教育都應該沿著自性的角度打開學生的心靈,關懷「天,人,物,我」四大面向的整合,不再只從國家產業發展需要來辦理教育工作,更不應該只從該角度來引領學生思索生命的出路,學生只有完整認識生命四大面向,個人纔不會只知道從現實利益層面思考問題。我們更應該著重發展家長教育,讓家長意識到自己應該在家庭中引領孩子認識自性,活出智慧的人生,不再只拿紙筆測驗的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價值,徹底尊重並成就孩子長出自身由衷想望的樣子。
我們呼籲:政府應該正視中華文化不是我們任何個人的負債,而是人類整體文明的重大精神資產,我們百年來面臨中西兩大系統如何融合的困境,不能再繼續閃爍其辭,如果要繼往開來,就得重構適合華人生活的新系統,更應該鼓勵設立各類公私立書院教育,讓書院不只能從事修身養性、深化思想與開啟民智的工作,更能作為審議民主的公民教育重鎮,從而型塑整體社會的公共文化。並且,我們應該發展適合於華人生活的本土心理諮詢,不只療癒百年來華人在各種苦難飽經受創的身心,更讓人重新正視智慧的道統,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恢復自家生命的本來面目,活出自性的倫理關係。我們更期待該學統的確立,使得藝術各領域能接回活水源頭,當藝術結合道術,藝術家就會因有自性的領悟,使澱其潛能被激發,作品獲得原創的開展,更容易讓藝術陶冶心靈成為華人生活的共識。奠立在如此清新的高度,「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纔能不再只是口號,讓華人本土社會科學能承擔恢復人文精神的重任,對人類全體文明的開展貢獻新猷。
中國思想至廣大而盡精微,本來不是西洋哲學裡「理型論」(idealism)或「物質論」(materialism)能簡單歸類。百年來,只見人們在諸如「唯心論」或「唯物論」這類「二元對立」的爭議中,付出慘痛的代價,虛耗掉國家的總體能量,卻長年沒有洞見中國思想共同指向的自性。心靈的盲目與失焦,這本是宋明儒學衰落四百餘年後存在於華人社會的普遍現象,使得物質主義的思維空前高張,世人沈湎於欲望無可自拔,亟需全體學者共謀解決。有關自性的特徵與定義,我們已開始做出回答,並持續藉由論辯的過程來釐清,期待有更多有識者共同參與我們的隊伍。值此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的日子,我們希望「總結五四,再創未來」,祝願海峽兩岸的華人都能意識到自家的無盡藏,攜手合作捐棄前嫌,通過涵養心靈的自性來恢復文化的自信,並藉由建構華人本土社會科學來重新整合道統與學統,讓「民主」與「科學」不再具有異質性,而能發展出名實相應的政統,因此,我們共同連署發布「華人本土社會科學宣言」。
(作者王智弘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夏允中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張蘭石為閩南師範大學心理系副教授,陳復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黃光國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
此文章於西元2019年5月2日刊登於《中國時報》 (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