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五四百年:我們應該反思的事情
紀念五四百年:我們應該反思的事情
陳復(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副理事長)
今天是五四運動100週年,雖然臺灣民眾已經逐漸淡忘五四,卻長期在潛移默化間深受五四的影響。狹義的五四運動是指發生於民國8年(1918)5月4日的大規模示威遊行,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列強在巴黎和會中,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結果中國作為戰勝國,卻依舊無法拿回在山東半島喪失的各項權益,從而引發國人對北洋政府的軟弱無能與喪權辱國極度不滿,由北京大學等十三所院校計有3000名學生群集天安門,號召廣大市民共同參與示威,燃燒到全國各大城市罷課、罷工和罷市,訴諸「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與「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面對強大社會輿論高壓,北洋政府內閣全體請辭,中國代表團發表聲明,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因此,就政治層面而言,五四運動其實是個波瀾壯闊的反殖民運動,其象徵著國人面對政治的全面覺醒。
然而,就廣義的五四運動而言,這卻是個「全盤西化」的新文化運動,其不只是個「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運動,更標誌著學術界徹底放棄中華文化的本位思考,對傳統展開全面批評,高舉著「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傳統的倫理觀念遭到致命打擊,西洋各類思潮則被高度推崇,其結果則帶來社會的震盪與搖擺,譬如國人面對高度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生活環境,既會從個人主義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著重個體的利益與自我的價值,卻同時深受關係主義的角度影響,面對事情總有各種應酬交際帶來的人情考量,在兩相夾擊間,制度與是非往往成為最不受重視的事情。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學術的長期西化,全然只知「自我殖民」的結果,使得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發展與社會脫節,常生吞活剝硬搬歐美社會研發的理論來解釋生活各種現象,人文精神卻低落無比。
當華人學術都只是歐美學術成果的代工生產(OEM),其嚴重後果就是學者只寫各類毫無實用性的埃及論文,卻不再回應世道人心的需要,其內容無關國計民生與社會宏旨,當前高等教育正瀕臨崩盤的危機,其核心因素不是因為少子化,而是來自學術毫無前瞻性的遠見所致。再者,五四帶來的重大效應就是「去中國化」,其主軸思維是只要離開中國越遠,則社會就越能現代化,使得海峽兩岸後來的分裂與各自的發展,無不可看見五四帶來的深遠影響。經歷百年的實驗,我們固然看見臺灣社會各層面都反映著人權意識的高度進展,傳統與現代的長期裂痕,卻已擴大到只要將各種流行文化堆疊成一爐,就視作具有多元特徵與本土特色的臺灣文化,卻在臺灣自主意識的型塑過程中,不再深度關注漢人任一族群本有的文化元素,但民眾卻依然使用中文來思考,語言則日漸視粗鄙無文為常態。
政治的反殖民與學術的被殖民導致兩岸的華人都陷落在各種精神錯亂裡,但特別對臺灣而言,我們不只面對統獨議題,長期只在二元對立的極端思維中持續消耗國家整體能量,更帶來倫理生活的破毀失序。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的深刻反思,就是不應該只知繼承五四反傳統的路線,反而應該從「中西會通」的對話脈絡中,繼承傳統來創新,回歸儒釋道共有的自性智慧,藉由跟西洋文化最前沿的科學哲學對話,發展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架構出嚴謹論證的「學統」,恢復中華文化本來的「道統」,從而重構不再有反傳統包袱的社會價值,並亟思如何完成海峽兩岸政府70年來無法面對「政統」該一難題。按照「道統—學統—政統」這個內聖外王思路循序漸進的發展,我們纔能提高公民素養,徹底解決百年來的文化危機,開創兼融傳統的現代化社會,並帶給華人下一階段的光明前景。
此文章與西元2019年5月3日刊登於《聯合報》(點擊)